烟园围,位于龙南镇红岩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系唐景辉后裔唐友永从本地河岸头迁于此开基建造。围屋因此地盛产晒烟而得名。
此围由二座屋场,即老屋子和新屋子组成。围屋内有一门三进厅一栋,分有上、中、下厅,房屋近200间。围内房屋整齐,院落宽敞,鹅卵石铺就院落地面,石灰纸筋粉刷墙壁,均为二层楼房。
建造年代:清
开基姓氏:唐
设计布局:国字形,4座炮楼
测量规模:占地2320平方米,围长58米,围宽40米,围高6米
围屋朝向:围门东向,祠堂厅厦南向
月屋围,位于龙南镇红岩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系月延登从赣州迁此开基建造。
围屋呈回字形结构,围内有上院、左院、右院,布局紧密,二层楼房有住房(地面)76间,两层共132间。围屋有厅厦一栋,为一门三进式,内建有上、中、下三栋厅厦。另围屋正门前有池塘一方,东侧有方形水井一座。
建造年代:明
开基姓氏:月
设计布局:回字形,4座炮楼
测量规模:8464平方米,围长92米,围宽92米,围高6.5米
围屋朝向:围门与祠堂厅夏均朝东南向
陈屋围,位于龙南镇红杨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系陈彦英从定南县半天堂迁于此开基建造。
陈屋有祠堂3座,分别称东头厅厦、西头厅厦,及老厅厦。西头厅厦为新厅,居于围外,而东头厅和老厅则与围门相向而建。围屋围墙和四角的炮楼均采用鹅卵石、石灰砌成。围墙四角的炮角楼,除北面的炮楼已被拆除尚存遗址外,东、南、西三座炮楼基本保持原貌。围门本有两层,外一层是闸门,现在仍存有门槽和马条石门槛;内一层是转叶门,门叶由整条红心杉木制成,至今保存完整。
建造年代:清
开基姓氏:陈
设计布局:不规则下摆
测量规模:占地5600平方米,围长100米,围宽56米,围高6米
围屋朝向:围门与祠堂厅夏均朝南向
魏屋围,位于龙南镇红杨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系魏文朝从广东南雄县迁入此地开基建造。
围屋依山势而建,前低后高,逐级而上,主体建筑横亘于山垅之上,围屋厅厦为一门三进式,围屋前后建筑最大落差约10米。围屋风水布局巧妙,与黄泥岭、金鸡岭形成太师椅状格局。松树垅山岗上残存两座炮楼与周边几十棵古松交相辉映。
建造年代:明
开基姓氏:魏
设计布局:回字形,4座炮楼
测量规模:占地8120平方米,围长116米,围宽70米,围高7米
围屋朝向:围门与祠堂厅厦均朝西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