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市客家围屋数字博物馆

龙光围
曾屋围
岗紫围
龙光围

龙光围,位于桃江乡清源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由谭德兴出资建造,历经十年建成。是全赣南唯一一座主体全用麻条石浆砌筑而成的古围屋。

围屋开有一大门、一小门。大门直对厅厦的中央。大门宽2米,高3米,门顶为半月形。大门为三重门。外层门页厚10公分并钉铁皮。内两层为木门页,还加有横木杠,有扣环、杠槽,层层把关、极为牢靠。门楣上设有注水孔。围屋右侧,有一小门,门宽1.2米,门高2.5米,门页外包铁皮。

围内建有一门二进大厅厦一幢,分上厅和下厅,雕梁画栋,建造工艺精湛。

1992龙光列为龙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造年代:清

开基姓氏:谭

设计布局:口字形,4座炮楼

测量规模:占地2508平方米,围长47米,围宽52米,围高10米    

围屋朝向:围门与祠堂厅厦均为北向

曾屋围

曾屋围,位于桃江乡水西坝村,始建于明代,建筑风格明代木料框架结构式,牢固结实,简朴而又美观、明快。围墙虽不高耸,但也特别坚固,没有一段倒塌的围墙。

围屋的规模很大,曾居102户,415人。围内有房屋310多间,围屋坐西朝东,正大门朝东,据长辈介绍,先前围大门楣上有进士曾汝召的亲笔字:“曾屋围”,称为东门围屋三面都有大池塘,是建围屋和修建围墙时特意开挖的,目的是起围屋防御作用。沿围墙和围屋内的住房全部为二层楼房结构,房屋外墙当作围墙,外墙上布满枪眼炮窗。围门一侧建有比房屋稍高的炮楼。

厅厦建在围屋中心,一门三进,分上、中、下厅,有天井两个。厅厦从基脚至檐全是青砖砌成。

建造年代:明

开基姓氏:曾

设计布局:围龙形,4座炮楼

测量规模:占地7140平方米,围长102米,围宽70米,围高6.5

围屋朝向:围门东向,祠堂厅厦东南向

岗紫围

岗紫围,位于桃江乡水西坝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围屋坐西朝东,设有二道小门,一道朝北,一道朝西。因此围建筑在紫色土质的山岗上而得名。

住房倚围墙而建,有地面房屋近200间。有院落5条。围屋内有欧阳姓和刘姓现居欧阳姓29户,刘姓27户。在围屋内,建有欧阳厅厦和刘姓厅厦各一幢。每遇红白喜事和春节聚宴时,两姓各在自家的厅厦举行。这种做法,在全县的围屋属独有的。

建造年代:清

开基姓氏:刘/欧阳

设计布局:不规则形

测量规模:占地7440平方米,围长80米,围宽93米,围高7.5

围屋朝向:围门东南向

32届世客会
 
 
 
 
倒计时
08
23
59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