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市客家围屋数字博物馆

【围屋探秘】赞!为报养育之恩,他建了龙南这座祠堂!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9-07 11:46来源:龙南发布公众号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dxWrMwXkqb4U2mI0z8pVbA

围屋之都 山水龙城

『围美龙南』为您讲述

龙南围屋故事之荷恩堂的故事



图片

荷恩堂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渡江镇象塘村上屋小组,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一座感恩的建筑丰碑,属龙南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荷恩堂


图片

父子结缘的故事

图片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象塘上圳有位名叫钟万禄的社会贤达。据《钟氏家谱》载:钟万禄读过私塾,上过学堂,是个儒学,是象水一带的社会贤达,被册封为七品散官。钟万禄育有多子,家庭和睦,治家有方,一生积德行善,美誉渡江。

     一天中午,钟万禄家门口一位衣着褴褛的小孩被野狗追赶,小孩吓得爬上钟万禄家厅厦柱子上不停地啼哭。孩子的哭声把钟万禄从午睡的梦中惊醒。钟万禄见浑身沾满黄泥巴的一个陌生孩子趴在柱上啼哭,便赶紧把狗赶开,救下小孩。


     陌生小孩乃广东锡匠家孩子,随父流落江湖修补锡制器皿为生。钟万禄于是随那孩子找到他父亲,请至家中,茶饭相待。锡匠感激,言谈家乡遇灾,生活不易。


钟万禄边听边回忆起刚才梦境。梦中有位白发老人告诉他命中应有八子,待见黄龙缠柱者,必是其第八个儿子。莫不是就这眼前小孩?钟万禄想。管他是不是呢,钟万禄心生恻隐之心,想收留这个孩子。


其实,锡匠见钟万禄家境殷实且心地善良,也有将自家孩子留在他家之意。广东锡匠觉得,把儿子送人后也省得孩子跟着风餐露宿,忍冻挨饿,流离失所。于是钟万禄将小孩收留家中,更名钟康进,期望他健康成长,不断进取。


钟康进聪明伶俐,读书用功,在龙南最高学府完成学业后,钟万禄将其送回广东汕头老家继续深造。回到汕头的钟康进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考取了进士,取得功名后官至京城监察御史。




















图片
图片

图片

▲飞檐翘角


图片

秉公断案的故事

图片



















     钟康进由于公务繁忙,而且当时通信非常不便,造成父子家人长时都没有联系。


     钟万禄放木排发家。有一年春天,钟万禄把木材从桃江到赣江再长江一路放到南京仪征变卖,却被仪征的一伙盗木贼陷害牵扯进一场人命官司。案子逐级上诉到钟康进手中。钟康进接到案卷后,发现“案犯”与养父同名,但他觉得养父是心地善良、行善积德之人,绝不会犯命案。而且龙南钟姓的人多,同姓同名也不足为奇。对于此案,公正严明的钟康进并没掺杂私心。他经过深入调查,最后公正地为钟万禄作出了无罪的判决。


     事后,钟康进才知道这个钟万禄就是他的养父,于是接府中疗伤,诉说衷肠。钟万禄为自己冤案昭雪,也为见到了多年没相见的养子而欣喜万分。


     过了些日子,钟康进见养父急于回家,便向朝庭奏章陪养父回家。奏准后,钟康进陪着父亲骑着白马一路兼程回到了龙南地界。当走到蛇子嵊岽看到龙南城时,钟万禄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回到龙南,心中狂喜,大笑几声。由于疲劳和兴奋过度,大笑过后的钟万禄不幸离开人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门簪


图片

荷恩的由来

图片



















    钟万禄去世后,家人非常悲痛,钟康进更是悲痛万分。为了昭示养父的恩德,他倾其积蓄,出资在养父生前居住地旁边为养父建筑一座祠堂,取名“荷恩堂”。钟万禄亲生的7个儿子深为抱养小弟(即钟康进)孝悌之心感动,为谢父恩也在父亲停放灵柩的地方(钟万禄生前居住地)建了一座“禄公祠”。

   “荷恩堂”名的来历,应与钟康进有关。“恩”为感激、感谢、感恩之意,“荷”,则因堂前池塘种满荷花之故。

      其实,宋代诗人史弥宁曾作过一首名为《荷恩堂》的诗:不才只全老林丘,也玷班行也典州。惭愧一家都饱暖,君恩海样若为酬。诗中最后一句:君恩海样若为酬,应该最能表达钟康进当时的心情。想必,饱读诗书的钟康进应该读过此诗,“荷恩堂”名的来历,或许与此诗不无关联。

      荷恩堂大门石柱上刻有一联:“荷笼承庥仗祖宗在天之福,恩明谊美卜子孙奕世其昌”。把“荷恩”二字分别嵌在左右楹之首,也足见钟康进兄弟的感恩孝敬之心。此联昭示后人要行善积德、奋发读书,才能前程锦绣、报效先辈。



















图片
图片



图片

▲航拍荷恩堂




























































































图片
知识知道多一点——荷恩堂


      荷恩堂位于龙南城区西南面约6公里的渡江镇象塘村,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系象塘钟姓二十世孙钟万禄所收养的义子为报养育之恩而建。祠堂坐北朝南,面阔13.2米,进深54米,占地面积713平方米。祠堂为四进式,逐进递高,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翘首观望,四进墙体的飞檐上,镶嵌着32对狮子、麒麟、青龙、凤凰、孔雀、白鹤、天鹅等,栩栩如生,凌空欲飞。祠堂内有76根主柱,其中石柱4根,均刻有楹联。大门有一斗三升式斗拱。

图片

▲荷恩堂   廖旭东 摄
因年久失修以及地震等自然因素影响,荷恩堂中段山墙、木柱、梁架长期向西倾斜,摇摇欲坠,仅由若干木条在墙外勉强支撑。
       2006年赣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2008年12月龙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马头墙上的青龙灰塑


图片


来源:围美龙南

编辑:曾钰

校对:黄岩泉   赖竹雨

审核:叶伟贤


32届世客会
 
 
 
 
倒计时
08
23
59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