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客家艺术之光,该剧参评第十七届文华奖! 二维码
9月8日晚,在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奖参评剧目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成功上演。该剧由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出品,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创作演出。 ![]()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它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民间艺术逐步形成,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 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传统曲牌有近300首,根据来源、风格、弦路、调式及使用情况等,可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类。表演时,演员在伴奏音乐中灵巧地运用独特的矮子步、扇子花、单长水袖及模仿动物形象的一些表演动作,载歌载舞,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 ![]() 《一个人的长征》讲述中央红军长征时期,赣南地区一个名叫“骡子”的青年马夫,被苏区中央银行马队雇用,他赶的黑骡子在湘江战役中被炸死,破碎的箱子从黑骡子身上掉下,大量的黄金呈现在他眼前。他不为金灿灿的黄金所动,在红军战士拼死掩护下,携带黄金孤身突围,毅然踏上了追赶红军部队的艰险历程。 ![]() 当晚演出历时两个多小时,通过《湘江突围》《骡子回家》《马夫救美》《黎平篝火》《遵义遇险》《泸定行乞》《草地红星》七个篇章,突出展现了“骡子”作为一个赣南客家“草根人物”,讲信义、重承诺,在不懈地“行走”和“追寻”中,精神不断攀升,最后用生命践行理想信仰。 生动感人的革命故事,气势恢宏的舞台效果,声情并茂的精彩演绎,剧目演出备受好评。在“文艺中国”视频号等平台上,观众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草根’骡子太鲜活了,小人物,大信仰”“剧情一波多折,刻画人物有血有肉”“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太震撼了”“为赣南采茶戏骄傲”…… 倾力表演展示时代担当。这是时隔28年后,赣南采茶戏再次冲刺文华大奖。赣州全力推动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竞演“文华奖”,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之际交出的精彩答卷,更是赣州在喜迎党的二十大、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方面的生动实践。 编辑|Rick 校对|Niki 审核|丽欢
文章分类:
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