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市客家围屋数字博物馆

邂逅杨村客家围屋系列之 —— 安怀堂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9-26 10:20来源:杨村印象共公众号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Spewu7P4oaASC5aYMZswWg

YANGCUN |杨村印象

时政 | 党建强 | 产业旺 | 城乡美 | 百姓福

图片


拖更许久的邂逅杨村围屋系列

今天

终于更新了

不是小编偷懒

是因为这次的主角及故事

太过精彩

图片

安怀堂航拍图

精彩到我们

持续挖掘

不断丰富内容

穷尽洪荒之力

图片

为大家

尽可能

全面、系统

还原它

曾经的辉煌

讲述它

曾经的故事

……

图片

中厅


让我们走近今天的主角


安怀堂


图片

上厅


规模宏大

曾经

富丽堂皇

但如今

为何鲜为人知?

到底是

何人所建?

为何残缺?

图片

安怀堂北面拆除后仅剩的围墙


请大家

跟着小编

一点点拨开历史的疑云与神秘的面纱

图片

安怀堂内部分房屋已荒废多年


安怀堂简介

安怀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系赣粤富商赖朝扬(字望廷,下称赖望廷)及其子倾两代之力历时18年建成,因坐落于杨村村白屋故也称白屋围”

图片

《论语》选段


围主取《论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中“安怀”二字为围名,寄寓了希望社会安定、老有所安、幼有所养的社会理想。


安怀堂规模宏大,建有九栋十八厅,形式优美,做工精细,富丽程度在当时为杨村围屋之冠

图片

  安怀堂内“寿”字窗棂

图片

  安怀堂内精美木雕

图片

  安怀堂内镂空装饰


那么赖朝扬究竟是何许人?

为何能建起如此奢华的围屋?

图片


01

- 名门之后,年少成名 -


赖朝扬,字望廷,号竹居,雍正丙午科武举人,生康熙丁亥(公元1707年)二月十五日殁乾隆乙未(公元1775年)十月廿一,出生名门,为燕翼围围主赖福之曾孙。


图片


赖福之一系脉络图


赖望廷从小生活在燕翼围,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文武双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造诣。十八岁补弟子员,二十岁即中武举人,一举成名

图片

赖氏族谱中关于赖望廷的记载


02

- 纵横商海,名震赣粤 -


乾隆初年,广东省盐务选拔人才,赖望廷被选中出任广东省盐务官,掌管广东省盐务,为朝廷赚取了大笔税收。

图片

后来,他与几个儿子一起在广东、广西地区经营盐铁生意,经过十余年的积聚,获得巨额财富,成为在江广地区赫赫有名的大财主。据后人传,赖望廷当时在广州甚至拥有一整条街的店面,人称“望廷街”。

图片


至今,赣粤边际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当官当不过颜大人,发财发不过赖望廷,来形容赖望廷的拥有的巨额财富。

图片


03

- 遵从祖制,择处开基 -


古人有云:“长子不离基,余子满天飞”。在传统思想观念中,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父辈的基业居住在祖屋,其余的儿子成年有能力后要分家到其他地方另行成家立业。

图片

赖氏族谱中关于赖望廷兄长赖翰扬的记载


到了赖望廷这一代,他的哥哥赖翰扬是长房长子,继承了燕翼围,他作为余子,在积累了大笔财富之后,选择到白屋开基立业,建造自己的围屋,就是今天的主角——安怀堂。

图片


04

- 雕梁绣户,富丽堂皇 -


安怀堂的设计规模宏大,在杨村历史上绝无仅有,共九幢十八厅。精美程度,世所罕见。

图片

安怀堂上厅顶部的精美绘画


正幢大门进去,左边门上方挂有一块“科第世家”的匾。沿门进去,一片空旷的天地,里面可摆 99 台戏文席(一台 6 人,戏台方向不坐人)。只有祝寿及族中举行盛大喜事时,才享有来此观戏厚遇。


上厅雕龙画栋,做工精致,独具匠心,两边相对的柱头,全选用结实粗壮笔直的老杉木,蔚为壮观;柱墩有正八方形和灯笼形,墩周边雕刻有花卉、龙、凤、马、鹿等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安怀堂内柱头上的精美雕刻


天井四边,全由大麻条石砌成,寓意永固千秋;窗棂里镶嵌有精雕细刻的各式花纹,有木刻的,也有石雕的,工艺幽雅。

图片

安怀堂内精美的石雕窗棂


祖厅中上方天花板绘有规则有序、华丽美观的各式图案;每幢前上顶方,均有两两相对的龙凤悬雕,很有气势。

图片

安怀堂上厅内的精美龙凤悬雕


九幢十八厅大大小小的门,皆是清一色的石门,全是麻条石筑成;整幢祖厅墙壁用料,通体为厚实的耐火砖,经久耐用。

图片

安怀堂内麻条石筑成的石门


幢与祖厅之间的通道,均铺砌了整齐的石阶,有些地段,还独具匠心筑有一圈圈花瓣,别具一格。安怀堂的建筑用料精细程度可见一斑。

图片

安怀堂内整齐的石阶


相传,铺设上厅的花岗岩地板由专人负责打磨,别人家的希望工程越快越好,但赖望廷则规定每人每天只限磨一块,必须达到每块地板光亮如镜才能使用。

图片

安怀堂上厅内的地砖


由于赖望廷对新围屋的极致审美要求,安怀堂历时18载春秋,终于落成。


相传,当年开工时许多外地工匠带着小孩一起参与建设围屋,最后围屋落成时工匠的小孩们都长大成人,娶了媳妇一起回的老家。

图片

清代民间喜宴图(来源于网络)


05

- 伟业落成,状元来贺 -


祖厅竣工时,赖望廷挚友戴衢亨特地风尘仆仆赶来,亲笔题写厅名——“安怀堂”。


据说“安怀堂”三字由纯金粉筑成,苍劲有力,凝练大气,金光夺目。戴衢亨何许人?为何前来提匾?请听小编慢慢道来。

戴衢亨,(1755~1811年),字荷之,号莲士,江西大庾(今江西省大余县)人,是清代乾嘉两朝名臣,又是清代为数不多的状元军机大臣、大学士。是嘉庆初期最重要的朝廷重臣。

图片

戴衢亨年少成名,年仅17岁就乡试中举,乾隆四十三年在他23岁这年成为殿试状元,是整个清朝历史中最年轻的状元,最年轻的军机大臣。

图片

戴衢亨状元及第牌匾


图片

最年轻的军机大臣——戴衢亨


与此同时,戴衢亨的书法造诣也是极高。史书记载,嘉庆初年,凡皇家大典须撰拟文字,皆出自其手。

图片

戴衢亨书法作品


那,身份如此高贵的戴衢亨,为何会屈尊大老远赶来庆贺安怀堂落成并题字呢?


据安怀堂的后人相传,戴状元在考取状元前比较落魄,在广州结识了赖望廷,赖望廷欣赏他的才气认定他日后会高中,于是慷慨资助了500两银子参加科考,不想最终真的高中状元,于是对赖望廷满怀感激,不辞辛苦当面前来祝贺。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安怀堂”这块金匾在文革十年动荡时期被恶意破坏,至今下落不明。


06

- 豪购罗田,首创米租-


相传,在安怀堂落成之后,有一次赖望廷带着仆人走山路去定南谈生意,经过南亨罗田这个村子(今南亨乡东村村境内)时突降大雨。为了躲避土匪盘查,刻意隐藏身份的主仆俩,衣装朴素、身披蓑衣、头着破斗笠,跑到一祠堂大厅下门口躲雨。


大厅里人很多,议论纷纷,争论不休,声音很嘈杂,隐隐约约是在商讨买卖田土的事。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意见无法统一。


赖望廷听后,兴奋不已,因为他正要到四处购买田土,这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吗?他走进厅中央,大声说:“你们开个价,我来买!”


罗田人定神一看,是两个穿蓑衣,戴破斗笠寒酸模样的人,忙吆喝他俩出去,并训斥他口出狂言,还动手推他们出去。


赖望廷受此羞辱,很是气愤:“你们不要以貌取人,这田我买定了!”一石激起千重浪,赖望廷一句气话,激起了罗田人的公怒,厅里乱得像一锅粥,讥笑声、叫骂声不绝于耳。


这时,正厅上座一个人站起来,赌气地指着赖望廷说:“你若有钱买下我罗田上至天吊岭,下至佛子垄的全部田土,我罗田人给你交米租!”

图片

罗田田土

(天吊岭:今南亨东村村;佛子垄:今汶龙镇上庄村)


赖望廷又逼问他:“此话当真?”“我堂堂一个罗田族长,岂有戏言?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赖望廷大声说:“好,成交!”于是双方当即拍定价钱,拟好契约,待一次性付完银元签字后,马上生效。


这天,赖望廷趁热打铁,取消了去定南的行程,带着四五个罗田人返回杨村取钱。赖望廷把罗田人带进“安怀堂”九幢十八厅,罗田人一看脸色大变,目瞪口呆。


酒肉佳肴招待后,赖望廷吩咐家人带罗田人去取钱。第一次打开铜钱库,铜光耀眼,罗田人一看摇头不止;第二次打开银元库,银光闪亮,罗田人一看还是摇头;第三次打开金条库,金光夺目,罗田人一看头更是摇个不停。


为何罗田人总是摇头?原来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铜钱、银子和金条,惊叹不已,激动万分。在财大气粗的赖望廷面前,罗田人也不好反悔,只得老老实实在契约上画押按模。

图片

天底之下,自古只有交谷租的,赖望廷在罗田收米租一事,成为太平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谈论的新鲜事。


07

- 积德行善,造福四方-


赖望廷生性慷慨好施,尤其在家境丰饶之后,越发想着要回馈社会,为后代积攒福报。


在当时,太平堡交通相当闭塞,翻山越岭时有条石阶路就相当不错了,渡河时有几板木架桥就很满足了。

图片

木板桥


当时太平堡人去全南十分不便,因无桥梁,隔条大江,要到全南县城,需绕行几十里路到渡头,再搭摆渡才能踏上全南地界。


赖望廷急群众之所急,为解决这一难处,他在夹湖三门地方买下一个渡口,叫工匠造好渡船,雇请一位年轻摆渡人。

图片

渡口


渡口正对全南天龙,再走不远,就是全南县城了,大大缩短了到全南的路程,方便了群众,深受百姓夸赞。


为了使摆渡人安心摆渡,赖望廷在渡口附近买下几亩田土,由摆渡人收租,还替摆渡人娶上老婆,帮他成家立业。


渡口规定,凡是赖望廷子孙搭乘此摆渡,一律免费;其他姓氏人士,也只象征性收取少量费用,以资助摆渡人生活费用。


此外,他还修建了南坑至定南寨下等几条石阶路。

图片

石阶路


乾隆壬申年(1752),杨村遇大灾欠收,他发放家中粮食赈济灾民,己丑年(1769)家乡又遭灾,他照样慷慨拨粮救困。

图片

古代施粥图片


在赖望廷的救助下,使杨村众多灾民平安活了过来。政府授予他旌旗,以资奖励。


08

- 教导有方,子孙成材-


赖望廷举人出身,虽然经商获得巨额财富,但他深知,这一切都得益于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学识才是叩开财富大门的敲门砖。

图片

因此,他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不让他们养尊处优,尤为重视对后代的教育。

图片

在安怀堂专门设置书室,名“尚友”,藏书无数,供子孙阅览及交流学习。此外,为子孙多方聘请名师,专门设立课程。

图片

他对子女说:“你们这一辈人读书,要认认真真向老师学习,做学问千万不能浮光掠影,只图虚名。”他的四个儿子皆恪守父亲教诲,学习卓有成效,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长子世枚,广东商学附贡生,在广东经商六十年,是粤赣两省赫赫有名的富商;

图片

赖氏族谱中关于赖世枚的记载


二子世桂官至职州同,乐善好施,去世后直隶总督颜检亲自题写主墓碑;

图片

赖氏族谱中关于赖世桂的记载


三子世权,乾隆辛卯科武举人,官至卫千总,常年在粤西经营盐铁生意,积极协助当地修道路、筑河堤等民生事业,相关功德被广东相关史志所记载;

图片

赖氏族谱中关于赖世权的记载


四子世樟,也以第一名补了弟子员。因大小金川战争期间川运例纳捐有功,被朝廷授予正八品县丞官职。主业经商,娶了关西徐立孝的女儿,即赫赫有名的关西围围主“徐老四”的姐姐。

图片

赖氏族谱中关于赖世樟的记载


儿子们优秀,他的孙子懋汉等人,个个聪明伶俐,勤奋上进,后均成为郡首博庠生,商学庠生。


其中孙子赖汝翼更是考取举人,任内阁中书文渊阁检阅。

图片
图片

朝扬之孙赖汝翼族谱截图



09

- 结姻望门,门当户对-


一直以来,太平赖氏都是龙南的名门望族,尤其到了赖望廷这一代,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所以,当时能与赖望廷家结亲的也都是周边地区的名门望族。

图片

太平赖氏与周边地区名门望族脉络图


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连平颜氏。之前我们提到民间流传的这句“当官当不过颜大人,发财发不过赖望廷!”俚语。

图片

连平颜氏简况


为什么太平人会这两大家族联系在一起说?一方面,确实因为颜氏从清康熙起,至光绪末年止的200多年中,在男性人口不满1000人的家族里,有二甲进士(翰林)3人、三甲进士1人、举人21人、拔贡近50人(不含秀才和监生),有七品以上官员60多人,成为清代有名望的二十八世家之一。

图片

连平颜氏一家,摄于1903-1908年期间。原图现藏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


颜氏家族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一门三世四节钺,五部十省八花翎”,是连平颜氏显赫的最真实写照,有“科甲蝉联仕宦显,声名文物冠珠江”之誉。加之,连平、太平地区相连,因而大家把两地望族联系在一起。

图片
图片

节钺:符节与斧钺的合称,是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花翎:清代时,朝廷用颁发花翎(也称赏戴花翎)来嘉奖官员。

这副对联是说,连平颜氏自雍乾年间颜希深以下三代当中,有四人(分别为颜希深、颜检、颜伯焘和颜以燠)官至巡抚、总督。“五部”指颜氏一门于六部中的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和兵部担任过官职。“十省”则是说颜氏有人在国内十个省做过封疆大吏,生动形容了广东连平颜氏的辉煌。


另一方面,连平颜氏与太平赖氏存在世交及姻亲的关系。据老人说,赖望廷家族与颜氏是世交,来往非常密切,关系也十分紧密。并且,据两家族谱记载,两家相互也有姻亲。比如,赖望廷的曾孙赖文藻娶颜氏为妻;颜氏多位才俊也迎娶太平赖氏姑娘为妻。

图片
图片
图片

赖氏、颜氏结亲族谱截图


除了连平颜氏,关西的徐氏与赖氏也有着紧密的姻亲联系。前面我们说到,徐老四的姐姐嫁给了赖望廷的第四子赖世樟。徐老四正因为小时候看到燕翼围的高大雄伟,才立誓长大后要建一座更规模宏大的围屋,这才有了现如今闻名天下“关西新围”。

图片

关西新围


除了徐老四的姐姐,还有多位赖氏后人迎娶了关西徐氏女子。徐老四二哥徐明培的两位女儿,先后嫁给了赖望廷的两个孙子,赖汝翼和赖汝谋;徐老四的次女,嫁给了迁居县城的燕翼围主赖福之六世孙赖锡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赖望廷之孙汝翼、汝谋族谱截图


此外,赖望廷家族与县城徐慕胜家族、渡江曾胜光家族都有姻亲关系。


10

- 婉拒员外,酒缸运金-


在太平,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安怀堂和杨太围的故事。


据赖望廷的后人讲述,在赖望廷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之后,恰逢清朝转向由盛转衰,加之大小金川及连续的天灾,导致朝廷国库空虚。

图片

朝廷便号召赖望廷这种财主纳捐,朝廷嘉奖其为“员外郎”。根据朝廷要求,财产超过1万两黄金就要认捐。


本就举人出身的赖望廷,对员外郎这个虚职并不感兴趣,于是他想起了他的“同年”,也是一直跟着他闯荡商海的杨太湾赖世柱。


赖望廷将金子装入十八个酒缸中,对外宣称是酒糟,命人抬去了杨太湾。到了杨太湾,一位老妇馋酒喝,偷偷折了根桔梗当吸管,刺破酒封插入酒缸准备吸酒喝,发现怎么都插不进去酒缸中。这才打开酒封,发现里面装着的都是金子。


因为是欺君大罪,赖望廷也不敢承认送去的不是酒糟是金子。于是,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后来,赖世柱也仿照安怀堂的九栋十八厅形制,在杨太湾建起了同等形制规模的围屋——杨太围。


当然,这种没有事实依据的传说杨太围后人是极其反感的,现如今大家也是把这个故事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与笑料而已。


11

- 维护声誉,汝翼罢考-


赖望廷的孙子赖汝翼,经过多年勤学苦读,准备参加这年的状元考试。


令人奇怪的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赖汝翼却一反常态,整天在麻将桌前打发时光,没有一点应试的迹象。


族人看他这番表现,很是着急,劝他赶紧准备应考。赖汝翼不急不慢地对人说:“我打牌都冇得闲,哪有时间去参加科考?”


赖汝翼不参加科考的消息不胫而走。赖汝翼为什么不参加科考呢?


有传闻说,这年的江西主考官是清朝状元戴衡亨(大余人),戴衡亨和赖汝翼科考又有什么联系呢?难道戴衡亨与赖汝翼家族有什么冤仇不成?


可事实恰恰相反,赖汝翼的爷爷赖望廷是戴衡亨的恩人,戴衡亨考状元前,赖望廷曾经资助过 500 两银子给他。戴衡亨考上状元后,还为赖望廷做的白围屋题写了“安怀堂”这块匾额呢。


当大家知道这层关系,又听到戴衡亨担任江西主考官后,当地人便纷纷议论,还传出一句顺口溜:“雨雪扬扬,赖姓必为状元郎。”


意思很明显,赖汝翼不用准备也能考上的。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赖汝翼听到传言后,一反常态,以迷恋玩牌为借口,不去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


过了几年,江西换了别的主考官,赖汝翼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功名,当上了内阁中书。赖汝翼为了维护戴衢亨的声誉而罢考的故事一直在当地传为佳话。


12

- 四子分家,围屋分拆-


安怀堂坐东朝西,以祠堂为中心,左右和后面民居有两条“U”形通道相连,是典型的围龙式民居。

图片

安怀堂航拍图


气势恢宏的围龙大屋白屋只保留了南面,它的北面只剩下一块残墙,民居荡然无存。据说,北面的屋子不是自然倒塌,是建造者自己拆除的。难道“有钱就是这么任性”这句话也在这里得到了应验?


       据赖望廷的第八世孙赖炎余先生介绍,赖望廷家族的财产,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长子世枚行盐经商所得,加之世枚是长房长子,负责掌管钱财。清乾隆年间,赖望廷去世后,世枚带领长房子孙迁往四川定居,带走了大部分钱财。四子世樟不久也举家迁往连平定居,新建了连平“安怀堂”。安怀堂仅留下二子世桂和三子世权。


        于是,留在安怀堂的世桂和世权约定分家,安怀堂一人一半,即一人住祠堂南边,一人住祠堂北,至于住什么方向则抽签决定。


        世桂认为北面风煞大,如果自己抽中了祠堂北面,那就迁往他处。不曾想一语中的,兄弟俩分家时,世桂果然抽中了祠堂北面的屋子,他很不高兴,还没搬进去就把它拆了。

图片

北面所谓的“风煞"

一开始,他举家迁往县城外窑头小斜岭,开始定居下来。住过几年后,发现风土人情各方面都不习惯,于是又将当年安怀堂北面拆卸的建筑材料在杨村楼下大塘头建造了新的围屋,取尊敬安怀堂之意,名为“敬安堂”。至此,安怀堂现如今只剩下南面的一半。
图片

敬安堂


安怀堂虽然像个独臂老人,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它的历史过往,但是从它几百年来保存完好的南面的半壁江山中,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壮观和辉煌。

图片

安怀堂航拍图


现在的安怀堂,居住的基本上是赖望廷三子—赖世权的后代子孙。


13

- 时代变革,历经沧桑-


随着清朝的灭亡,加之时局的动荡及子孙的繁衍分家,安怀堂的后人们有的弃商归农,有的坐享祖宗余荫,甚至有的吸食鸦片及赌博度日;新中国成立之后,赖望廷家族大部分成员接受了改造。


有人总结赖望廷家族在各历史时期的特点时说:清代做官经商人多,民国时吸鸦片和赌博的人多,新中国成立初期地主居多,粉碎“四人帮”后农民和从政居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杨村行政体制机构的不断改革,安怀堂建筑本身的命运也随之出现一些波折。


1958年12月,杨村人民公社并入九连山垦殖场,因总场场部在建,安怀堂就成为了垦殖场总场临时场部被征用,安怀堂原住民被迫全部搬迁,分别借住在逢集第厅等本族亲友围屋里。


直到5年后垦殖场总场场部建成,原住户才陆陆续续搬回安怀堂居住。征用期间,安怀堂的上厅被改造成会议室,天井被改造成戏台,其他房间改造成办公室,一系列的改造也导致本就残缺的安怀堂部分建筑及房屋陆续被毁。

图片

  安怀堂上厅旁房屋


图片

残存的大门基石


据说,后来九连山垦殖总场还为安怀堂的修缮工作专门向上争取了一笔20余万的维修补偿资金,这在当时60年代可是一笔十分巨额的经费,但由于安怀堂后人们的迟迟达不成补偿金分配协议,这件事就被搁置至今,逐渐不了了之并被后人淡忘。


在“十年动乱”期间,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大财主,赖望廷和他的几个儿子即使已逝去多年,但依然没有逃脱特殊时代的厄运。


他们的墓也被红卫兵挖了,里面的陪葬物品被洗劫一空,骸骨洒落一地。后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赖氏后人根据散落的旌缸碎片上的铭文,才重新找回赖望廷的墓址,并进行了重修。

图片
图片

望廷公重修墓碑


现如今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历史文化及建筑保护工作

杨村镇也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

扎实开展围屋修缮与保护相关工作


目前

已对安怀堂进行了

全方位立体数字影像建档工作

将安怀堂的美

用数字档案的形式永远保存下来


同时

广泛动员安怀堂后人捐款捐物

积极投入到安怀堂的修缮与保护工作


下一步

杨村镇将把安怀堂

列入保护和利用规划

申报保护单位

借助上级及社会力量

修缮它、保护它、留住它!


参考资料:

《杨村史话》、《桃川赖氏族谱》、廖小凤《五百年龙船会》、朱福春《乾嘉名臣戴衢亨研究》、《连平颜氏宗谱》、《一门三世四督抚》、《赣州盐志》、颜伯焘《求真是斋诗钞》、《九连山史话》、《九连山开拓者的足迹》、《回望九连山》等



“ 关于旅行,关于生活,如此而已。   ”   图片


END


图片

  Impression of Yangcun  

图   片|林     芳

文   字|叶 宏 炜

编 辑|赖 嘉 霖

校 对|王 文 珏

审核|赖伟胜、钟文俊


文章分类: 新闻
分享到:
32届世客会
 
 
 
 
倒计时
08
23
59
32